阅读给人以力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更能照亮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5月31日晚,在图书馆305报告厅,第十六届读书节活动之【图图聊你】阅读分享会如期举办。本期活动主题是“邂逅茅盾文学奖,聊聊文学那些事”,邀请了广州市从化区作协主席、我校工会副主席刘向阳副教授、从化区作协常务副主席、党支部书记叶卫国高级教师、我校人文学院王玉芳教授担任分享嘉宾,图书馆馆长姜新春出席了活动。本次活动采取访谈的形式,由图书馆馆长助理薛丽荣主持,吸引了252名师生参与。
三位嘉宾与文学结缘的故事
母亲口述的民间故事是王玉芳老师的文学启蒙,学生时期阅读的《红岩》《林海雪原》等经典小说,使她燃起了对文学的强烈兴趣;小时候无意中发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父亲收藏着自己的一篇习作,感受到父亲对自己写作的认可,于是带着父亲的期盼,作为数学教师的叶卫国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一路坚持,受到文学前辈的鼓励和指导;“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次美好的相遇,激发了刘向阳老师创作的欲望,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学作品并不断创作。
三位老师与文学相遇相知,或因父母,或因文学前辈,或因懵懂的爱情,但始终坚持走下来的动力是热爱和坚持,常怀文字敬畏之心,永揣文学向往之情。
王玉芳老师进行分享
读茅盾文学奖的重要意义
茅盾文学奖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评选优秀的长篇小说,其获奖作品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艺术品位高等特点,是中国作家们梦寐以求的努力目标和创作高地。
谈到读茅奖作品的意义时,王玉芳老师认为:“阅读茅奖作品,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和素质,提升阅读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使内心变得强大,并强烈推荐大家阅读梁晓声的《人世间》,感受作品所展示的中国社会巨大变迁与人民的美好精神品质。”叶卫国老师指出:“读茅奖作品能借鉴他们创作经验,更好吸取现当代文学思想养分,了解文学创作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对增加创作时代的认识、拓宽创作的广度、提升文学创新的高度、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增强文学创作的自信心都有好处。”刘向阳劝诫大家在大学期间一定要找一本茅奖作品来阅读,他认为“茅奖作品对人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影响在于其展示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富的社会画卷,对人的智商、眼光、情绪、审美、意志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文学创作的经验之谈
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与写作是分不开的。王玉芳:“创作文学作品要有创作欲望、善于观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卫国:“写作时要注意“三多”“三学”,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学构思方法、学思想提炼、学表达技巧;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多积累中华优秀的古诗词。”他就如何写一篇自己满意的小说给了大家好的创作经验和方法,鼓励大家努力耕耘,笔耕不辍,必有收获。
叶卫国老师进行分享
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分享
《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部作品尽情展示着普通劳动者的不平凡的人生,让世人了解了辛勤劳动的意义。刘向阳老师以“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为题,分享了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主要人物、情节发展,带领同学们感受小说的独到之处,并回答了现场观众的问题。
“路遥的经历对他的作品产生的影响?”
“路遥的艰苦生活,造就了路遥坚强的品质,勤奋的学习成就了他的才华,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中的人物有路遥和他身边人的影子……”
“《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都是一边得到一边失去,难道人生就不能圆满幸福吗?”
“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很多事情身不由己,正如苏东坡所讲‘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要自己学会把握,唯愿我们得到的正能量更多,失去的都是负能量。”
刘向阳老师进行分享
最后,活动在姜新春馆长的总结发言中,慢慢落下帷幕,他鼓励同学们主动走进图书馆,不仅做观众,更要做嘉宾,做分享者,做讲述人,做更好的自己。
姜新春馆长总结发言
活动结束后,受访学生表示获益良多:“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与价值”“我们不仅要阅读,更要体会到文学作品对我们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活动现场
我校一直致力于推动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在十六届读书节活动期间,开展了走进茅盾文学奖系列活动,共吸引500多名学生参与,通过活动,让学生能够感受优秀文学作品的力量,引导学生投入到沉浸式的深阅读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进一步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的浓厚阅读氛围。